秉正中心微信公众号
欢迎光临秉正中心!




杭州银行金融知识普及之擦亮“眼睛”,远离电信网络诈骗

2020-09-16 17:41    编辑:超级管理员    阅读: 2499
杭州银行提醒您:谨防电信网络诈骗,多求证、不轻信,避免上当受骗。



  电信网络诈骗途径和套路万变不离其宗,不法分子的终极目标就是群众的“钱袋子”,消费者如何避免被套路,避免财物损失?今天我们就来一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常用技巧,大家学以致用,擦亮“眼睛”,看清不法分子的套路,保护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,平安、快乐过节,让不法分子无机可趁。
一、到银行办理业务时可以这样做
1.请配合笑纳:汇款转账“四必问”
  当银行移动柜员或临柜向您进行汇款转账“四必问”时,敬请配合,如实答复:
(1)为什么要转账;
(2)是否认识对方;
(3)对方是否是电信、邮局、财政、公检法的工作人员;
(4)是否知道有转账诈骗。
2. 请拿走不谢:金融知识资材
(1)直接向营业厅大堂经理、移动柜员请教、咨询,索取金融知识宣教折页等;在大厅的公共教育区,可自取金融知识宣传资料;
(2)关注杭州银行微讯及杭银“消保讲堂”栏目,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,知晓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;
(3)扫码关注“杭银消保之声”,了解、掌握金融知识。
二、日常防范小技巧请收下
1.来个“六亲不认”,将电信网络诈骗拒之门外
  不轻信,不汇款,不扫码,不透漏个人信息,不点击链接,不接听转接电话。
2.当个“好奇宝宝”,“三问很关键
  遇到情况,主动问本地警察,主动问银行,主动问当事人。
3.“识别口诀”很有用
◎ 十个“凡是”,都是诈骗
(1)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;
(2)凡是叫你汇款到“安全账户”的;
(3)凡是通知中奖、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;
(4)凡是通知“家属”出事先要汇款的;
(5)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;
(6)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;
(7)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检查的;
(8)凡是叫你登陆网站查看通缉令的;
(9)凡是自称领导(老板)要求汇款的;
(10)凡是陌生网站(链接)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。
◎ 五个“一律”,拒骗有道
(1)只要一谈到银行卡,一律挂掉电话;
(2)只要一谈到中奖了,一律挂掉;
(3)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,一律挂掉;
(4)所有短信,但凡让点击链接的,一律删掉;
(5)微信中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,一律不点。
三、中招了,自救“三步走”赶紧用上
  消费者一旦发现自己遭遇电信网络诈骗,务必记得与犯罪分子抢时间,争分夺秒开展自救:
1.第一时间自救。看对方账户是哪家银行的(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、账户姓名),通过该银行网银、电话银行等,对嫌疑人银行卡采取输错多次错误密码(一般为3-5次)、口头挂失等方式阻断嫌疑人取款。时间一般为24小时,这宝贵的24小时将使对方无法将钱转移,避免损失扩大,也为警方破案提供时间。
2.及时报警。收集被骗过程的汇款凭证、通话记录等相关信息,前往当地派出所或拨打110报警,及时准确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,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。
3.拨打中国银联专线95516或杭州银行专线95398寻求帮助